心肌梗塞,心肌,病人,疼痛,硝酸甘油

提問: 是心臟的問題吧,我該怎么辦 問題補充: 緊急求助大家好,我最近(快兩個月了),夜里睡覺(一般睡下三個小時后)總是心臟周圍疼,就好象是差氣了那種疼,重時連身都翻不了,有時前胸和后背疼,有時是以兩邊肋骨為主的疼,還有時疼痛是移動的,今天后背有,幾天后好象就是腰疼了,心臟也疼,不是那種刺疼,但總覺得是心臟的問題。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,好象是有過兩次了,但都慢慢的好了,可這次快兩個月了還不好,我去醫院檢查,醫生說是心臟不好,做了個(HAOT)移動的那種心電圖,不是太好,可也不太厲害,醫生說可能是心臟病,先吃藥,可我吃了20來天的治心臟的藥也不管事,夜間疼的厲害時,還用過速效救心丸,也不見效,請大家幫我分析一下,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我白天挺好的,就是夜間睡下兩三個小時后,才這樣。2008-01-28 22:31 提高懸賞25分 医师解答: 先去醫院做個心電圖,確診一下.不一定是心臟的問題, 醫生會用聽診器聽你的心臟,心臟搏動節律,是否規則,心率每分鐘多少次?有無節律不齊,如早搏,房顫等等;有無病理性雜音,在哪個瓣膜區?兩肺呼吸音是否正常,有無干、濕性羅音?然后大致判斷,你的病在哪里?初步認為是什么病,然后做個心電圖檢查,或胸部X線透視,拍片等等。基本可以得出診斷了!大致要花費200-400元。祝你早日康復!在給你講點心臟病小知識.   (一)勞累性心絞痛,是由運動或其他可能的心肌缺血,血管痙攣引起的,就是說心臟供血不足,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況所誘發的心絞痛。包括3種類型: 1.穩定型勞累性心絞痛,是最常見的心絞痛。指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絞痛發作,其性質在1~3個月內并無改變。即每日和每周疼痛發作次數大致相同,誘發疼痛的勞累和情緒激動程度相同,每次發作疼痛的性質和疼痛部位無改變,疼痛時限相仿(3~5分鐘),無長達10~20分鐘或以上者,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時間內發生療效。 本型心絞痛發作時,病人表情焦慮,皮膚蒼白、冷或出汗。血壓可略增高或降低,心尖區可有收縮期雜音(二尖瓣乳頭肌功能失調所致)。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,還可有交替脈或心前區抬舉性搏動等體征。 病人休息時心電圖50%以上屬正常,異常心電圖包括ST段和T波改變、房室傳導阻滯、束支傳導阻滯、左束支前分支或后分支阻滯、左心室肥大或心律失常等,偶有陣舊性心肌梗塞表現。疼痛發作時心電圖可呈典型的缺血性ST段壓低的改變。 2.初發型勞累性心絞痛 簡稱初發型心絞痛,指病人過去未發生過心絞痛或心肌梗塞,而現在發生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絞痛,時間尚在1~2個月內。有過穩定型心絞痛但已數月不發生心絞痛的病人再發生心絞痛時,有人也歸入本型。   本型心絞痛的性質、可能出現的體征、心電圖和X線發現等,與穩定型心絞痛相同,但心絞痛發作尚在1~2個月內。以后多數病人顯示為穩定型心絞痛,但也可能發展為惡化型心絞痛,甚至心肌梗塞。   3.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 ,有穩定型心絞痛的病人,在3個月內疼痛的頻率、程度、誘發因素經常變動,進行性惡化,病人的痛閾逐步下降,于是較輕的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即能引起發作,故發作次數增加,疼痛程度較劇,發作的時限延長,可超過10分鐘,用硝酸甘油后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消除。發作時心電圖示ST段明顯壓低與T波倒置,但發作后又恢復,且不出現心肌梗塞的變化。   本型心絞痛反映冠狀動脈病變有所發展,預后較差。可發展為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,部分病人實際上可能已發生較小的心肌梗塞(未透壁)或散在性心內膜下心肌梗塞灶,只是在心電圖中未能得到反映而已。也可發生猝死。但也有一部分患穩定型心絞痛多年的病人,可在一個階段中呈現心絞痛的進行性增劇,然后又逐漸恢復穩定。   (二)自發性心絞痛, 心絞痛發作與心肌需氧量無明顯關系,與勞累性心絞痛相比,疼痛持續時間一般較長,程度較重,且不易為硝酸甘油所緩解。包括四種類型:   1.臥位型心絞痛, 亦稱休息時心絞痛。指在休息時或熟睡時發生的心絞痛,其發作時間較長,癥狀也較重,發作與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無明顯關系,常發生在半夜,偶爾在午睡或休息時發作。疼痛常劇烈難忍,病人煩躁不安,起床走動。體征和心電圖變化均較穩定型心絞痛明顯,硝酸甘油的療效不明顯,或僅能暫時緩解。   本型心絞痛可由穩定型心絞痛、初發型心絞痛或惡化型心絞痛發展而來,病情加重,預后甚差,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塞或發生嚴重心律失常而死亡。其發生機理尚有爭論,可能與夜夢、夜間血壓降低或發生未被察覺的左心室衰竭,以致狹窄的冠狀動脈遠端心肌灌注不足;或平臥時靜脈回流增加,心臟工作量增加,需氧增加等有關。   2.變異型心絞痛, 本型病人心絞痛的性質與臥位型心絞痛相似,也常在夜間發作,但發作時心電圖表現不同,顯示有關導聯的ST段抬高(圖3),而之相對應的導聯中則ST段壓低(其它類型心絞痛則除aVR及V1外各導聯ST段普遍壓低)。目前已有充分資料證明,本型心絞痛是由于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,該支血管發生痙攣,引起一片心肌缺血所致。但冠狀動脈造影正常的病人,也可由于該動脈痙攣而引起本型心絞痛,冠狀動脈的痙攣可能與α腎上腺素能受體受到刺激有關,病人遲早會發生心肌梗塞。   3.中間綜合征(intermediate syndrome) 亦稱冠狀動脈功能不全(coronary insufficiency)。指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絞痛發作歷時較長,達30min到1小時以上,發作常在休息時或睡眠中發生,但心電圖、放射性核素和血清學檢查無心肌壞死的表現。本型疼痛其性質是介于心絞痛與心肌梗塞之間,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。   4.梗塞后心絞痛, 在急性心肌梗塞后不久或數周后發生的心絞痛。由于供血的冠狀動脈阻塞,發生心肌梗塞,但心肌尚未完全壞死,一部分未壞死的心肌處于嚴重缺血狀態下又發生疼痛,隨時有再發生梗塞的可能。   (三)混合性心絞痛, 勞累性和自發性心絞痛混合出現,由冠狀動脈的病變使冠狀動脈血流貯備固定地減少,同時又發生短暫的再減損所致,兼有勞累性和自發性心絞痛的臨床表現。有人認為這種心絞痛在臨床上實甚常見。   近年臨床上較為廣泛地應用不穩定型心絞痛(unstable angina pectoris)一詞,指介于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之間的臨床狀態,包括了初發型、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,和各型自發性心絞痛在內。其病理基礎是在原有病變上發生冠狀動脈內膜下出血、粥樣硬化斑塊破裂、血小板或纖維蛋白凝集、冠狀動脈痙攣等。   按勞累時發生心絞痛的情況,又可將心絞痛的嚴重程度分為四級:①Ⅰ級:日常活動時無癥狀。較日常活動重的體力活動,如平地小跑步、快速或持重物上三樓、上陡坡等時引起心絞痛。②Ⅱ級:日常活動稍受限制。一般體力活動,如常速步行1.5~2公里、上三樓、上坡等即引起心絞痛。③Ⅲ級:日常活動明顯受損。較日常活動輕的體力活動,如常速步行0.5~1公里、上二樓、上小坡等即引起心絞痛。④Ⅳ級:輕微體力活動(如在室內緩行)即引起心絞痛,嚴重者休息時亦發生心絞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ods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